服務熱線
0516-82635900
發布日期:2024-08-06 瀏覽次數:次
“三山撐四水,四水繞三山,三山四水春常在,四水三山四時春……”
孩子們清脆的聲音在教室里響起,像是泉水叮咚,一掃暑日的炎熱與煩悶。跟隨著老師的節奏,他們一板一眼地讀著繞口令,不斷練習著吐字和發音。
“七彩的夏日”——徐州文化館“藝起童行”暑期研學營,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。寬敞明亮的教室、活潑輕松的課堂,已然成為同學們學習興趣、自我成長的平臺。其中,語言與口才課,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。
對于稍顯緊張的同學,老師選擇提出一些小問題,來引導她站起來,并完成對自己的介紹。而在老師的鼓勵下,剩下的孩子們陸續舉手,踏出勇敢的第一步。
“我是xxx”,“我今年8歲”,“我身高一米三”……同學們紛紛打開“話匣子”,分享起自己的興趣與經歷。老師蹲下身來,耐心地聽孩子們討論交流,時不時參與其中,提出有趣的想法。
“哪個同學能告訴我,自我介紹中,最重要的是什么呢?”
“大聲說!介紹自己的名字!說出自己的愛好!”
不等老師細心的總結,孩子們已經大聲喊出了答案。而后,他們走到教室中央,進行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的自我介紹。自信的他們像一顆顆星星,在自己的世界里閃閃發光。
“我比較喜歡口才,這個暑假在文化館學習,我覺得很開心、很有收獲”“口才課可以增強自信心,讓我的表達能力也變得更好”“我想來這里,讓自己寫的更自信,還能認識新的好朋友”……課間休息時,同學們暢所欲言,表達自己對課程的喜愛。
課程的下半段,老師帶領同學們復習了之前所學的口部操。“和尚敲木魚”“大老虎運動”“棒棒糖”“伸舌運動”……孩子們靈活地張口、閉口,伸舌、展舌,撇唇、繞唇,在不斷重復中,讓唇和舌得到充分的放松和鍛煉,使得每一個發出的詞語更加飽滿圓潤。
最后一段時間,同學們學習了繞口令。首先,老師從簡單的繞口令開始,孩子們跟著老師一字一句地念,雖然初時有些生澀,但那份認真勁兒讓人忍俊不禁。漸漸地,教室里回蕩起此起彼伏、童聲稚氣的練習聲,每一個字都充滿了探索的樂趣。隨著課程的深入,繞口令的難度也逐漸升級。老師帶來了更加繞舌的句子,如“八百標兵奔北坡,炮兵并排北邊跑,炮兵怕把標兵碰,標兵怕碰炮兵炮”。在練習的過程中,有的孩子因為說得太快而舌頭打結,引得一陣歡笑;有的孩子成功念完一句復雜的繞口令,興奮得手舞足蹈,滿臉自豪。老師則在一旁耐心地指導,不時給予鼓勵和肯定。
課堂風采
在孩子們的歡歌笑語和童聲朗朗中,學習時光悄然而過。“語言與口才課程的意義,在于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語言的魅力。
“孩子很喜歡表達,也想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興趣愛好。”一位家長表示,“希望文化館今后能多舉辦這樣的培訓活動,提高孩子們的文化素養,培養表達能力及社交能力,塑造積極健康、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。”
舉辦“七彩的夏日”——徐州文化館“藝起童行”暑期研學營,是徐州文化館近年來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,旨在充分發揮文化館全民藝術普及主陣地作用,積極踐行文化館作為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職責使命,豐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,提高廣大青少年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水平。
下一步,徐州文化館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,不斷優化公共文化服務,持續推出更多更優質的文化惠民活動。
提供:徐州文化館
編輯:吳靜怡(實習)沈君棟(實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