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熱線
0516-82635900
發布日期:2022-08-02 瀏覽次數:次
在小品創作方面,我遵循如下過程:
第一步,確定一個主題。如果是公益演出,主題的選擇就比較寬泛,自己覺得什么好,就寫什么;如果是行業約定的小品,就要根據行業的特點,選擇一個最能體現行業特色的主題進行創作。小品的主題是小品的靈魂,要用主題來維系一切。趙本山老師的小品不是純粹搞笑,他的每一部小品都有深刻的主題,都能給人以思考和啟迪。
第二步,構思一個故事。這個故事一定要圍繞主題來完成。故事是載體,要通過故事的情節展現主題。通常來講,這個故事要滿足三個條件:時間短,空間小,人物少。時間就12分鐘左右,空間就是舞臺大小,人物就是2、3人。初學者一定要注意這一點,因為你的語言功夫不可能一朝達到何慶魁老師那樣的水平,所以只能靠故事的情節來彌補語言包袱的不足。
第三步,圍繞故事搜集素材(即灌水)。一是從生活中積累素材;二是從書本中查找素材;三是最便捷的,就是從網上查找素材。此外還要對素材進行舉一反三地加工,不能照搬別人的東西。
第四步,動手寫作。經過上述三步之后,寫作只需2-3小時草稿就出來了。然后要在電腦上反復進行修改。要一字一句地改,要一個包袱一個包袱地改。一面修改,一面為人物設計動作、表情。值得強調的是,笑料不能游離主題。否則,再好的笑料也無意義,最多只能算鬧劇而已。
第五步,在排練中完善。文本有人表演,會給作者帶來動力;成千上萬的觀眾看得捧腹大笑,會給作者帶來成就感。前期創作畢竟是“紙上談兵”,在排演中你會遇到在創作中不曾考慮的問題。要通過排演,不斷修改完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