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熱線
0516-82635900
發布日期:2024-01-17 瀏覽次數:次
流傳至今的傳統文化,
彷佛是用玉石雕琢出來的,
散發出寧靜與安詳的氣息。
在臘八和大寒節氣,
徐州文化館為大家準備了豐富的活動,
一起來看!
活動一:“國潮漢風中國民俗”大講堂
俗話說,“小孩小孩你別饞,過了臘八就是年。”每到農歷臘月初八,人們便知道春節的腳步近了。今年,臘八正好遇上節氣大寒。民諺有云:“臘八遇大寒,三白定豐年。”寓意此時下雪將帶來豐產豐收的好兆頭。
活動名稱:“國潮漢風中國民俗”大講堂——《中國臘八節民俗》講座
活動時間:1月18日10:00
活動地點:徐州文化館“國潮漢風”文化驛站(明理街16號)
主講人
李世明,民俗專家,徐州市史志學會副會長,徐州市民俗學會顧問。
掃描二維碼,抓緊預約吧!
“兩鄉侈各健,一粥喜遙同”,在我國許多地區,人們都會在臘八節這天喝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,不同地區還有泡臘八蒜、吃臘八面和曬臘八豆腐等食俗。一項項儀式感十足的臘八習俗為人們帶來了濃濃的年味兒。
在古代,“臘”字有三層含義:一是“臘者,接也”,寓意新舊交替;二是“臘者同獵”,指奉上獵物祭祖敬神;三是“臘者,逐疫迎春”,寓意攘除災禍、迎接新春。
關于臘八粥的來歷也有很多種說法,如“赤豆打鬼”可以祛疫迎祥的傳說,紀念釋迦牟尼悟道成佛的煮粥敬佛活動;用雜糧豆果煮成“大家飯”以示對岳飛的紀念以及教育后輩勤儉持家、節約糧食的典故等。歷經數代傳承演變,臘八節與臘八粥合為一體,成為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和食俗。
活動二:大寒節氣話養生
活動名稱:二十四節氣系列活動之大寒節氣話養生
活動時間:1月20日10:00
活動地點:徐州文化館“國潮漢風”文化驛站(明理街16號)
活動內容:為大家分享大寒節氣中醫養生知識
主講人
李小康,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李氏通絡治療術區級代表性傳承人,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空干休所主任軍醫,康御堂中醫經絡養生館創辦人。
掃描二維碼,抓緊預約吧!
大寒,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,同小寒一樣,都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,“大寒”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。斗指丑,太陽黃經達300°,于每年公歷1月20-21日交節。大寒節氣處在三九、四九時段,此時寒潮南下頻繁。
大寒有三候。一候“雞始乳”,意為大寒節氣雞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陽氣,家里的母雞開始孵小雞;二候“征鳥厲疾”,冰天雪地的大寒時節,鷹隼之類的掠食者也常常忍饑挨餓,一旦發現獵物就迅猛地俯沖、撲食;三候“水澤腹堅”,此時冰封江河,但厚實堅硬的冰面下流淌著不息的水流,深處春水生。
“心藏后凋節,歲有大寒知”。中醫認為,大寒時節,食宜溫,護腰養腎;睡宜早,養精蓄銳藏陽氣;頭宜暖,胸背足忌寒涼;心宜平,節制喜怒,護心護肺。
過了大寒就是年,祝你,身暖心亦安。
在相應的時歲里體悟文化,
在冬日的時光里感受節氣,
徐州文化館“國潮漢風”文化驛站
給您不一樣的文化體驗,
趕快拿起手機,掃碼預約吧!
綜合:徐州文化館
圖源:徐州文化館 孫博宇 白雪 能能姐
編輯:梁瑋鋼